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Z5.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runyuancc.com/cache/3b/03402/bf868.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Z5.com/func.php on line 115
廣州“百馬”跑者的誌願人生,在賽道上宣傳十五運會_24直播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體育 > 綜合

廣州“百馬”跑者的誌願人生,在賽道上宣傳十五運會

2025-09-19 23:24:42



“跑者的視線永遠在下一場。”9月14日,邵振剛在沈陽完成了他的第105場全程馬拉鬆賽事。在朋友圈裏,他留下了跑馬過程的精彩瞬間。照片上,他一如既往地在終點線上自豪地亮出他這一年來跑馬“搭檔”——十五運會的宣傳橫幅。

一到周末,奔赴全國各地去跑馬是邵振剛的固定節目;而周一到周五,他則成為了誌願者口中的“邵老師”,十五運會廣州賽區誌願者部培訓督導處的一名誌願者導師。從廣州亞運到十五運會,從誌願者到培訓導師,從火炬傳遞者到“百馬”跑者,“跑馬拉鬆,做公益事,結誌願緣!”成為了邵振剛的人生寫照。


9月14日,邵振剛在沈陽馬拉鬆賽後亮出十五運會的宣傳橫幅。 受訪者供圖

與誌願結緣:2010亞運會他培訓了2010名誌願者

“可能從小看武俠小說多,我有一種英雄情結,常常希望能幫助到別人。”畢業後從事文旅工作,邵振剛走過很多地方,在感受不同風土人情的過程中,也屢屢得到他人的幫助,這更堅定了他“用行動回饋社會”的想法。工作之餘,他積極投身誌願服務。

當時恰逢廣州正在籌備2010年亞運會,誌願服務剛剛興起。在誌願服務一線的邵振剛敏銳地發現了當中存在的問題:“參與誌願服務的人數不少,但質量不高,重複性服務多,缺乏專業指導。”憑借在文旅工作中積累的培訓經驗,他果斷從“一線誌願者”轉型為“誌願支持者”。

與幾個誌願者小夥伴商量後,邵振剛決定乘著亞運的東風,牽頭組建了“傳說亞運誌願服務隊”,自發在當時的廣州十個區開展宣講。“主要是講述亞運會和亞殘運會的賽事曆史以及講解誌願服務的基本注意事項和服務技巧。”邵振剛介紹道。那段日子裏,他和團隊成員四處尋找宣講場地、熬夜編寫課件、挨個聯係社區與高校動員誌願者參與,每節課堅持講授兩個多小時。最終,他們成功為2010名誌願者完成了相關培訓。這“2010”的數字,不僅呼應了2010年亞運的年份,更承載著邵振剛與誌願者夥伴們對這場盛會的期待。


邵振剛在進行全運會競賽場館誌願服務督導通識的培訓。 受訪者供圖

這份純粹的熱忱被媒體報道後,很快引起亞組委誌願者部的關注。2009年,邵振剛受邀加入亞組委誌願者部培訓辦公室,成為專職培訓老師與研究者,負責誌願者教材編寫與多維度培訓工作。

亞運期間,邵振剛開啟了連軸轉模式,不僅要給普通誌願者上課,還要為來自不同領域的誌願導師梳理亞運知識與授課方法,同時指導誌願者骨幹學習團隊管理技巧。最繁忙的時候,他一天要輾轉三所高校授課,夜晚還要回到組委會參加總結會,協調解決誌願者的物資保障和心理疏導等問題。賽事期間,他更是承擔起場館督導職責,用細致的工作保障誌願服務有序推進。

這段忙碌而充滿意義的經曆也開啟了他新的職業方向,亞運會結束之後,邵振剛加入了廣州誌願者學院(廣州市團校),繼續從事誌願者培訓與研究工作。

與“跑馬”結緣:他在廣州完成了第100場全馬

除了改變了職業方向,亞運會的誌願導師經曆還拆開了邵振剛人生中的另一個隱藏款盲盒——馬拉鬆。

2010年,隨著亞運會誌願服務工作的有序推進,邵振剛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嘉許——當年的12月7日,他作為誌願者導師代表,擔任亞殘運會火炬手,完成了100米的火炬傳遞。“這不僅是我個人的榮譽,更是對所有廣州誌願者的認可。”多年後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邵振剛依舊難掩激動。


2010年,邵振剛擔任亞殘運會火炬手。 受訪者供圖

“那天在白雲山下傳遞了亞殘運會的火炬,雖然隻有短短100米。但那天我特別興奮,傳遞結束之後意猶未盡,在家附近又跑了幾圈。”邵振剛笑稱當時忙於亞運會的籌備工作,日常缺乏體育鍛煉,出現過勞肥的跡象。而那天的火炬傳遞,第一次讓他感受到跑步釋放多巴胺所帶來的快樂。從此,跑步成為了他最喜愛的運動,公園裏、珠江邊,都成為了他的跑道。

2013年的廣州馬拉鬆,邵振剛手持寫著“愛廣州愛公益”衝過了半馬的終點線,開啟了他的馬拉鬆人生。七個半馬賽事後,2014年他在杭州完成了人生首個全馬,從此徹底“入坑”。

10年間,他打卡了港澳台地區以及亞洲不少國家的馬拉鬆,還遠赴希臘雅典——馬拉鬆運動的發源地,完成了一場“朝聖之旅”。“當時從馬拉鬆鎮起跑,經過傳令兵菲迪皮德斯的墓地,一直往雅典城區跑去,最終在首屆奧運會的舉辦地——大理石運動場完成衝刺。”衝線時,邵振剛特意展開五星紅旗,讓中國跑者的身影閃耀在異鄉賽道。

2014年到2024年的10年期間,邵振剛完成了100場全程馬拉鬆。而第100場,正是去年12月舉行的廣州馬拉鬆。“本來計劃裏第100場不在廣馬,但外省賽事沒中簽,廣馬恰好中簽,這像是一種緣分。”作為土生土長的荔灣西關人,他在廣馬完成第100場全馬後,與親友在珠江邊獵德橋下舉辦小型慶祝會,將這份喜悅與熱愛分享給身邊人。


2024年12月,邵振剛在廣州馬拉鬆達成了第100場全程馬拉鬆的目標。 受訪者供圖

當你跑步時,你在想什麽?邵振剛答到:“思考如何將跑步與公益誌願相結合。”連續六年,他借助廣州馬拉鬆的平台,為公益組織籌款籌物,通過自媒體宣傳引導網友認捐助學物資,讓每一次奔跑都承載更多善意。此外,他還多次擔任馬拉鬆官方領跑員(俗稱“兔子”),以均勻的配速成為賽道上供其他選手參考的移動的“時間標杆”,用“放棄個人速度,服務他人”的方式,將誌願服務精神延伸到賽道上。

“備戰”十五運會:成為跑道上的誌願“宣傳大使”

2024年3月,隨著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暨殘特奧會籌備啟動,邵振剛調任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執委會誌願者部督導處,為逾萬名賽會及城市誌願者把控培訓質量。


邵振剛在全運會賽事場館內進行誌願服務督導工作。 通訊員供圖

如今距離開幕不到兩個月時間,邵振剛每天都在忙著撰寫培訓方案、課程備課、場館督導,仿佛回到了當年亞運會籌備前“5加2、白加黑”的狀態,但他感覺特別的充實,“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希望草莓视频免费黄色數以萬計的誌願者,不論是在賽事場館還是在城市的不同角落,都可以堅守崗位,提供優質的誌願服務。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收獲成長。這才是誌願服務‘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真正內涵。”

而在他熱愛的馬拉鬆賽道上,邵振剛還多了一個身份——全運會誌願“宣傳大使”。他和同事自發定製了多版印有全運會會徽、賽會口號和吉祥物的宣傳橫幅。每次雙休日外出跑馬,他都會在賽前博覽會、起跑線上與終點衝刺時舉起雙手展示橫幅。“許多外地跑友看到,都會很好奇地主動過來和我交流,而我會向他們介紹全運會的籌備情況。”


邵振剛帶著十五運會的宣傳橫幅打卡了26個城市、28場馬拉鬆賽事。 受訪者供圖

截至目前,他已帶著宣傳橫幅打卡了26個城市、28場馬拉鬆賽事,在跑道上留下與全運會宣傳橫幅合照的身影。“能用我熱愛的跑步來為全運會宣傳,很有意義,我很享受這個過程。”邵振剛表示,一直到全運會開幕前,隻要有馬拉鬆賽事,他就會繼續跑,繼續將全運會的宣傳帶去他所到達的每一座城市。

在邵振剛看來,馬拉鬆等體育賽事與他所從事的誌願服務事業有著許多相通之處:“首先它們都是一種長期行為,唯有熱愛與堅持,才能實現目標;第二是在參與過程中,都能收獲成長;第三就是除了自我成長,還能推動這座城市的發展。”

邵振剛期待著,即將到來的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這場由粵港澳大灣區首次作為一個整體承辦的體育盛事,能推動大灣區誌願服務事業進一步的融合發展,“香港、澳門的義工組織有很悠久的曆史,辦了許多公益活動,希望通過賽事,在誌願服務項目、隊伍建設、資源共享等方麵能有更多的交流互動。”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 葉孜文

設計:林泳希

出品:南都政務新聞部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