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個月裏,NBA見證了聯盟曆史上或許最令人震驚的交易(盧卡-東契奇加盟洛杉磯湖人隊)、其最具標誌性的球隊之一(波士頓凱爾特人隊)創紀錄的出售,以及兩位備受尊敬的教練(泰勒-詹金斯和邁克爾-馬龍)在常規賽還剩不到10場比賽時被解雇。
在最近這件令人費解的事情——丹佛掘金隊解雇馬龍一事塵埃落定之後,The Athletic的NBA工作人員召集了幾位撰稿人來討論:這些不同尋常的事件是新趨勢的一部分,還是僅僅是一個不同尋常的賽季所導致的呢?
拋售超級巨星:是趨勢還是反常的一年?
霍林格:“兩者皆是” 怎麽樣?比如說,東契奇的交易幾乎可以肯定是“一代人才能見到一次的轟動事件”。話雖如此,還有另一個趨勢正將草莓视频免费黄色推向超級巨星交易的方向:賽季中期正成為新的休賽期。草莓视频免费黄色習慣了標誌性的球星在六月下旬和七月上旬換隊,而不是在二月某個周六晚上草莓视频免费黄色從球館回到家之後。
然而,現在這真的不太可能按以往的方式進行了:由於更為寬鬆的續約規則讓球員們都有合同在身,自由球員市場上幾乎沒有球星流動。因此,通過選秀得到球星或者交易來球星現在成了主要的引援方式。回顧一下就會發現:即使是那些沒有爭冠希望的球隊,也為組建2025-26賽季的陣容簽下了高薪合同。
卡茨:如果草莓视频免费黄色說的是東契奇這種級別的交易——也就是那種一支球隊送走一位25歲、具備MVP實力的球員的交易,那麽這不會成為一種趨勢。一般來說,球隊都更願意留住年輕的、頂尖的人才,特別是在規則更有利於資方的情況下。
達拉斯獨行俠隊本可以在東契奇的下一份合同中給他比其他任何球隊都更多的錢。但他們沒有這麽做。他們本可以在聯盟中四處尋找(或者至少與不止一支球隊進行長時間的談判),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交易他所能得到的回報。但他們也沒有這麽做。
超級巨星換隊並不是什麽新鮮事,會有交易申請出現。MVP們會在自由球員市場上轉投其他球隊。但是,在優秀球員沒有主動要求離開,而且距離他帶領球隊打進NBA總決賽才過去幾個月的時候就放棄他,這永遠都不會成為常規策略。
阿爾德裏奇:所有這些情況——震撼性的交易、球隊價值重估(注意‘revalsuation’【重估】與‘revolution’【變革】的拚寫多麽接近)、賽季後期解雇教練——都是相互關聯的。而這背後的原因是,隨著越來越多的體育球隊被億萬富翁和/或市值數十億美元的公司收購,球隊的急躁情緒日益加劇。我甚至都不是在說那種夫妻店式經營的舊時光,那時候像比爾-戴維森、富蘭克林-米烏利或者阿貝-波林這些人,他們用微薄的預算就打造出了奪冠的球隊。
如果埃德-斯奈德這樣的人若活在當下,他絕無可能像上世紀70年代至21世紀初那樣同時擁有76人隊和飛人隊(他曾是費城康卡斯特Spectacor公司主席,身家超20億美元,2016年去世前是該市商業與慈善界巨頭),更不可能像1960年代中期那樣親自操盤NFL費城老鷹隊的日常運營。
企業界對成功有著不同的標準,而且極不願意接受長期處於非爭冠的狀態。東契奇的交易仍然令人震驚,這是因為交易的時機以及交易談判一直都高度保密,但草莓视频免费黄色仍必須接受這樣一個事實:球隊的新老板認為,每年花費近7000萬美元來長期留住這位NBA排名前五左右的優秀球員是不值得的。我認為,對於像東契奇這種水平的球員,老板做出這樣的決定,這不會是最後一次。從局外人的角度看,這似乎很荒謬。但從內部來看,這似乎……這叫效率。或者說,這是追求性價比最優的最合理選擇。就像三分>兩分的籃球邏輯。
沃庫諾夫:東契奇交易將長期作為“黑天鵝事件”存在——僅看獨行俠目前因此陷入的困境,就足以震懾其他球隊不敢效仿。但我可以預見到,各支球隊在未來會繼續交易處於次一級球星行列的球員。這種情況並非隻在此時此刻出現過。不同的球隊對球員會有不同的評估,也會賦予他們不同的價值。最近的那份勞資協議可能也會推動這種情況的發生,因為這份協議試圖促使各支球隊將薪資控製在工資帽和奢侈稅線之間。而在這樣的財務狀況下,一支球隊能容納的球星數量是有限的。
賽季後期解雇教練:是趨勢還是反常的一年?
霍林格:我的答案還是一樣。我不認為球隊會經常在賽季的最後一周解雇冠軍教練,但在很多這類事件中,都存在著一種衝動行事的共性。大多數體育球隊老板本質上都不是有耐心的人,而最近,新一批年輕老板的加入更是加劇了這種情況。
傳統觀點認為,大多數賽季中的教練更迭都會發生得比較早,因為那時還有時間來扭轉局麵。然而,草莓视频免费黄色卻看到兩支季後賽球隊先評估了其他所有方麵,然後才對教練的情況采取了行動。我現在就在等著看,會不會有另一支球隊在分區半決賽第二場比賽失利後更換主帥,做出比丹佛掘金隊和孟菲斯灰熊隊更激進的舉動。(另外:要是今年夏天灰熊隊聘請邁克爾-馬龍,而掘金隊聘請泰勒-詹金斯,那會怎麽樣呢?)
當然,丹佛掘金隊的馬龍下課一事情況比較複雜,因為掘金隊同時還更換了總經理卡爾文-布斯。這些令人震驚的事件總是有著各自獨特的情況變化。但草莓视频免费黄色有理由去思考,球隊高層日益增長的衝動和急躁情緒,是否就是引發這些事件的催化因素。
卡茨:就在馬龍被解雇幾個小時後,我要大膽預測一下——這可能會成為一種趨勢。
泰勒-詹金斯被解雇一事或許讓孟菲斯以外的所有人都感到震驚,但灰熊隊也不是在某一天早上一覺醒來,就不假思索地解雇了這位在過去六個賽季裏一直帶領球隊的主帥。糟糕的氛圍一直在醞釀;灰熊隊不斷輸球,而且在2024年夏天,他們還支付了七位數的買斷費,聘請了助教托馬斯-伊薩洛,而現在伊薩洛成了臨時主帥。灰熊隊已經將近兩個月沒有戰勝過一支勝率超過五成的球隊了。一旦管理層對本賽季的球隊失去信心,他們就會想,為什麽還要等呢?
一方麵,灰熊隊似乎是放棄了他們的這個賽季。在解雇詹金斯的時候,他們的戰績在西部排名第四,就像掘金隊解雇馬龍時的情況一樣。在四月份的比賽中啟用新主帥是有風險的。
另一方麵,灰熊隊覺得也沒有什麽可失去的了。在那個時候解雇詹金斯,能讓他們在休賽期更好考察伊薩洛。這能讓他積累季後賽經驗,對下賽季可能會有幫助。
我懷疑不會看到所有球隊都用這種方式來處理主帥的問題。人們都厭惡風險——而且像灰熊總經理紮克-克萊曼這樣的決策者需要職位安全感才能做出這種冒險的決定。但是,一支有望進入季後賽的球隊在常規賽所剩時間不多的時候解雇教練,這已經不再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了,這就意味著其他球隊的管理層現在可能不會那麽害怕這麽做了。而且我能想象到,其他球隊會用灰熊隊的那套邏輯來為解雇教練的行為辯護。
阿爾德裏奇:也許NBA隻是在效仿NHL。長期擔任新澤西魔鬼隊、多倫多楓葉隊和紐約島人隊總經理的盧-拉莫裏埃洛,不就把在賽季後期解雇教練變成了一種常見操作嗎?(沒錯,他就是這樣做的!)這裏的不同之處不在於在賽季後期解雇教練,而在於從非常優秀或接近頂級的球隊中解雇非常出色的教練。我不知道未來還會不會看到很多這樣的情況;導致詹金斯和馬龍被解雇的情況似乎是很獨特的。我仍然認為,大多數球隊在決定解雇教練之前,會先看看他們的教練能否帶領球隊擺脫在季後賽前夕被認為的那種下滑局麵——就算沒有別的原因,這麽做也是為了節省幾十萬美元,否則他們就得在常規賽和季後賽的最後幾周裏,把臨時教練提升為主教練,為此支付額外的費用。
沃庫諾夫:這仍是特例!切勿將兩起孤立事件強行關聯為趨勢。
這種情況很少發生是有原因的。這些舉動的收益很低,而遭遇尷尬局麵的可能性卻很大。做出這樣的舉動需要有某種特定類型的總經理或老板才行。
詹金斯和馬龍被解雇一事真正凸顯出的是,即便你贏得了冠軍,你的工作仍然沒什麽保障。詹金斯在孟菲斯有過一段非常出色的執教經曆,而馬龍還曾率隊奪冠。但如今,在過去五位奪得總冠軍的主教練中,有三位在奪冠後的兩年內就被解雇了。
球隊售價不斷攀升:是趨勢還是反常的一年?
霍林格:在潛在買家收到他們下一份養老金計劃報表之前,這就是一種趨勢。不開玩笑,說真的——前麵提到的那種衝動行事的共性和這一點是相關的。當球隊老板與當地沒有緊密聯係時,球隊就更有可能易主。那個“本地工業世家後裔將運營職業球隊視為其公民義務”的時代早已終結。沒錯,現在仍然有一些地方還存在那樣的情況(比如新奧爾良和猶他),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如今NBA球隊的所有權狀況已經大不相同了。就連像波士頓凱爾特人隊這樣曆史悠久的球隊都進入了出售市場,這無疑突顯了這一點。
卡茨:NBA經濟體(尤其是球員薪資)的膨脹速度遠超全球經濟。市場崩盤固然不利數十億資產交易,但當球星年薪逼近九位數(這已不遙遠)時,或會嚇退部分買家。但目前看來,聯盟似乎還沒到那一步。
收視率可能會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但是一份11年760億美元的全國電視轉播合同從下個賽季開始生效,這提供了穩定的收入來源。超級富豪們有時會把收購球隊當作一種玩物,同時也當作一種賺錢的工具。史蒂夫-鮑爾默收購洛杉磯快船隊可不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富有,他收購球隊隻是為了參與NBA這場遊戲。然而,快船隊的球隊估值已經遠遠超過了他最初支付的20億美元。隨著全球經濟造就出越來越多的億萬富翁,球隊需求將持續升溫。
一項投資的價格隻在兩天顯得重要:買入的那一天和賣出的那一天。而如果賣出的價格一直更高,隻要球隊老板能夠承擔這期間的費用,買家通常就會出現。
阿爾德裏奇:隨著NBA球隊價值的提升,對於球隊所有者家族來說,潛在的巨額稅務問題隻會變得更加複雜。所以我推測,在未來幾年裏,掛牌出售的球隊會增多,而不是減少。如果格羅斯貝克家族找不到一種辦法能讓凱爾特人隊繼續留在家族手中,那麽對於那些財力沒那麽雄厚、成績也沒那麽出色的球隊來說,這可不是個好兆頭。NBA在是否允許沙特或阿聯酋的資金收購球隊控股權的問題上小心翼翼,但這似乎隻是在拖延不可避免的事情。許多來自那裏的買家意在“體育洗白”,但其資金池深不見底。突破阻礙、允許國際財團全麵入主,也許隻是時間問題。
沃庫諾夫:嗯,我說,你們難道沒關注過去幾年的情況嗎?好吧,我收回剛才的話。凱爾特人隊的出售價格高得離譜,甚至讓一些精明的體育金融人士都感到驚訝,他們原本預計的價格在50億到55億美元之間。即便如此,這也恰恰說明了目前對NBA球隊的競價情況。NBA球隊既是值得炫耀的資產,也是一家快速增值的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公司,而且與其他市場沒有關聯。專家預計估值增速將放緩但增長不會停止,且目前還尚未出現頹勢。
最終,NBA可能會找不到那些超級富豪(專業術語:高淨值人群)來購買球隊了,但這也就是為什麽他們已經開始允許私募股權和主權財富基金收購少數股權。核心問題是:當近年高價入局的資方尋求退出時,聯盟將引入何種新勢力維係估值繼續攀升?
CETV1聚焦校園體育:青春在運動中綻放 近日,CETV1(中國教育電視台一套)播出的《校園體育風采》專題節目,再次引發...
2025-04-14湖北全民健身熱潮湧動 體育賽事點燃荊楚激情 近日,湖北電視台報道了省內全民健身活動的蓬勃開展,各類體育賽...
2025-04-14電競資訊4月14日稱 今日國外數據統計網站Esports Charts統計了2025年第一季度電競賽事觀眾峰值排名。排名前...
2025-04-14電競資訊4月14日稱 近日外媒分析,從產品矩陣來看,《四海兄弟》新作以及《無主之地4》分別搶占了8~9月的檔期,這...
2025-04-14電競資訊4月14日稱 傳奇杯S3訓練賽,Ning王隊複盤對陣Baolan隊的訓練賽,教練開庭一噴五:全是點子王,打的有點醜陋...
2025-04-14